-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6 |诚信创优品 头雁飞新高
- 她是平谷桃乡的“桃二代”,更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以订单倒逼生产,服务六千亩桃园,助农增收500万元。在时代浪潮下,她用一根网线撬动了乡村振兴新动能:借力“互联网+大桃”模式,让桃子单价翻三倍,年销超300万斤,带动百人就业。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7|从“挖山人”到“乐山人”——西庄店村的绿色蝶变
- 从尘土飞扬的石灰窑到绿意盎然的旅游打卡地,北京丰台区西庄店村用三代人的接力奋斗,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从祖辈的“挖山求生”,到如今的“乐山致富”,这条转型之路,不仅藏着三代人的坚守,更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深刻意义。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5丨呀路古——一位现代农人的土地情书
- 从2006年创建北京市“南果北种”示范基地,到如今打造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她让北方的寒冬里生长出热带雨林的生机,让科技与乡土碰撞出乡村振兴的火花。走进呀路古,听见土地的心跳,见证“农文旅”融合的北京实践。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4丨在长城脚下,“葡”写致富经
- 从全职妈妈到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了朱小华十余年间投身农业的成长历程。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从全国各地引进60余个优质品种,她一步一步将创立的金粟种植合作社打造成有机葡萄的标杆,不仅实现了自身蜕变,更铺就了一条村民携手致富的“金果之路”。本期节目,让我们来到长城脚下,听听朱小华的创业故事。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3丨一位蛋鸡育种科学家的“节粮经济学“
- 良种是北京蛋鸡产业发展的源头。如今,他们培育的国产蛋鸡品种年推广量超1亿只,带动养殖群体增收4亿多元,蹚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2丨与时间赛跑 奔向下一个丰收
- 他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出30多个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面对新征程,他说:“农业科研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丰收。他从小痴迷植物,博士毕业后一头扎进黄土地。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1丨找回和守护“舌尖上的记忆
- 今天,《我为北京乡村代言》特别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文娟研究员带您走进顺义区的食为先生态农业园,为您讲述农业科技如何找回和守护“舌尖上的记忆”。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在追求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浪潮下,许多承载着老北京人味蕾记忆的特色蔬菜品种一度濒临消失。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40丨王大磊的云端绿色会客厅
- 当北京城区被热浪席卷时,房山区海拔1208米的高山之巅却有着一方清凉胜境。而王大磊的梦想仍在攀升:天文课堂、京津冀文旅协同……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位身处“北京屋脊”的筑梦者,一起仰望星空。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9丨 追梦山间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怀柔区政协委员石晶,深耕渤海镇洞台村十余年,她以黄帝古制“井邻”为魂,将老旧校舍、民宅化身为长城脚下的乡村综合体——井邻栗林花园,打造自然原野中的休憩胜地。以“共生共建共享”为核,引入商业、科技、文化新业态,联动村民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让“一井一邻”焕发新生。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教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8丨 缘起“儿时味道” 圆梦“耕者富 食者安”
- 她的农场坚持全程使用酵素,实现有机认证转化,形成“爆汁儿”番茄、西瓜、水果萝卜三大品牌,带动300多个农户增收。“真正的农业是让土地记住阳光的味道”,这位新农人的初心,正成为“耕者富、食者安”时代的生动注脚。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7丨小蝈蝈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 今天《我为北京乡村代言》带您走进密云区东邵渠镇小岭村,听听小蝈蝈如何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密云东邵渠出产的铁皮蝈蝈曾是名震一时的皇家贡品,如今在小岭村第一书记师瑞手中焕发新生。从申请“岭上龙”品牌到成立养殖合作社、再到开发四季文创产品,这只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小蝈蝈,不仅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金名片”,还成为村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6丨匠心樱桃 守住拙朴守护卓越
- 今天的《我为北京乡村代言》就带您走进密云区高岭村,认识一下这位“卓樱桃”的掌门人。十八年前,来自福建的卓光华带着“做最健康产业”的初心,扎根密云这片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兴办樱桃产业。他以“守拙”之心严把品质关卡,父子两代人合力建成了全球领先的设施樱桃王国,通过自主研发第五代种植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样板,让“卓樱桃”成为密云的金名片、首都的京果代表。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5丨中国二系技术引领国际 300万亩杂交小麦稳筑“中国饭碗”
- 作为国家杂交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昌平深耕杂交小麦领域三十余载,他创制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不仅斩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更以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七个省市实现300万亩大面积应用。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位“种业芯片”的破壁者努力用科技力量让“中国饭碗”盛满自主粮,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4丨从城市回归田园 风林宿与果壳里的故事
- 十年间,秉持着尊重自然、与村民融合共生的创业理念,她的事业版图稳步扩大,经营的民宿院子从一间扩展到十间,还在新王庄村创办了“果壳里的世界”农场。张秋霞说她是在做一个生活哲学的实践——果壳虽小,却孕育着无限可能,正如乡村的土地,总能生长出新的希望。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3丨乡村CEO的“诗与远方”
- 今天,《我为北京乡村代言》跟随他的脚步,穿越青石板路,看乡村如何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乡村振兴,既需要植根乡土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在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乡村CEO”吕志富,一手守护千年文脉,一手开拓现代产业,将马致远笔下“古道西风瘦马”的诗意,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活力乡村图景。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2丨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 ”21年来,密云媳妇儿刘宁秉承着这个朴素的理念,在郊区土地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不遗余力推介京郊美景。从拍下第一条短视频,到成为官方认证的家乡推荐官——她跨越山海、无问四季,助力密云民宿提档升级,也见证了京郊文旅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1丨“石光”筑梦:长城脚下的活力乡村
- 今天,《我为北京乡村代言》跟随贺玉玲的脚步,探寻一座村庄如何借“石光”之力,点亮乡村振兴的璀璨未来。贺玉玲,石光长城民宿创始人,从一道“石烹宴”起步,逐步打造出了集民宿、咖啡厅、文化书店于一体的多业态乡村品牌。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我为北京乡村代言》030丨桑椹盈枝产业兴
- 如今,在新理念的加持下,一条贯穿四季、串联起农文旅体商的农桑产业链条改变了打破了桑椹只能被鲜食售卖的瓶颈,开发出了桑椹饮品、冻干桑椹、桑皮纸等趣味衍生品,也开拓出了桑农的四季增收渠道。大兴区安定镇被誉为“中国桑椹之乡”,有4000多亩桑树林,年产桑椹2000余吨。今天《我为北京乡村代言》就让我们跟随扎根农桑产业的陈山山,去了解大美安定的桑椹致富经。